Monday, 28 November 2011

唐唐是熊貓,英英是狼

唐營真攪笑-熊貓一天花多少時間吃竹?他不會覓食,這與唐唐的特徵吻合;但熊貓是連愛也懶做,這...唐唐又不像,聞說外界知道的,最少也有四個。。。如果你一直只是看過小紅帽,而沒有看過狼圖騰的話,你不會瞭解梁營的段數。狼圖騰內描述狼的性格--有勇有謀,用來描述英英,確是貼切。

Sunday, 27 November 2011

聖經經文內的爛中文

今天讀經內有一句:請幫助我們無瑕可指。甚麼叫"無瑕可指"?

梁振英的母親是纏腳的?

梁振英今年才五十多歲,他母親幾歲生下他呢?纏足是清朝的陋習,辛亥革命已經一百年,不可能吧?

Thursday, 24 November 2011

Monday, 21 November 2011

真正的民主女神

半島酒店- 我們以你為榮

半島謝絕翅客
20111122
【本報訊】無魚翅酒席逐漸成為本港潮流,本港歷史最悠久、象徵高尚奢華的半島酒店決定加入無翅行列,明年元旦起全面停售魚翅菜式,謝絕「翅客」。半島酒店指,全球鯊魚數目急速下降,希望停翅行動在業內起到牽頭作用。魚翅商指無翅風氣令業界生意下跌兩成。 

(蘋果曰報報導)


不吃魚翅這碼子事有高貴的酒店牽頭自會事半功倍。



勇猛的消防員

昨天有個患情緒病的中年漢大鬧警署達六小時,最後怎樣把他制服呢?電視新聞把精采的一刻記錄了下來,比電影好看。話說狂漢在警署在外牆坐下時,其左手邊的消防員游繩而下想樸向他但落空,狂漢望了他一眼,分了神;同一時間, 右邊的消防員馬上補位, 游繩而下,樸向狂漢,一起跌落氣墊上. 兩位消防員的協作,動作麻利精準,看者讚嘆。

Sunday, 20 November 2011

你為最小的做了,就等於替我做了

對聖經,一直沒有宏觀的瞭解。每星期有三段,感覺總是支離破碎的。劣譯的時候多,所以對裏面的道,往往是不明不白的。這個星期的福音,簡單來說是朋友們,你們在世時要幫助弱勢社群。死後,天主會論功行賞。像分開羊群一樣,綿羊會在衪的右邊,山羊會在衪的左邊。現在才知道右邊是上座;不明白的是,為甚麼綿羊是好的,山羊是壞的?

Think different/think differently

The famous Apple “Think Different” campaign came from Jobs’s advertising team at TBWA\Chiat\Day. But it was Jobs who agonized over the slogan until it was right:

They debated the grammatical issue: If “different” was supposed to modify the verb “think,” it should be an adverb, as in “think differently.” But Jobs insisted that he wanted “different” to be used as a noun, as in “think victory” or “think beauty.” Also, it echoed colloquial use, as in “think big.” Jobs later explained, “We discussed whether it was correct before we ran it. It’s grammatical, if you think about what we’re trying to say. It’s not think the same, it’s think different. Think a little different, think a lot different, think different. ‘Think differently’ wouldn’t hit the meaning for me.”


Think different/think differently 由陶傑提起。陶傑本著反grammarian的作風,說usage 是think different,不應強說think differently.古德明當然不放過這大好的話題。一度以為是美式英語的用法,因為只有在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查到有think big 及think positive 例句,think 是否可以跟different 一起用呢?現在真相大白,開心得想死。朝聞道,夕可死矣。語言是活的,Oxford 定會將這例句收在新版的字典內。

Wednesday, 16 November 2011

向廉潔的年青人致敬

新聞報導一名球員在一場中俄友誼賽中,向其他球員行賄,請他們協助「打假波」,所有球員都不為所動。年青人,香港有你們,明天有希望。我們一定要堅持,不要被中國化。

王迪詩

無論作者怎樣辯解、甚至用「真」相,我都不會認為「她」是28歲、寸嘴律師。名校岀身、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以誰做樣辦呢?余若薇、陳淑荘?她們都太老啦。年齡不是個問題,是識見。香港一眾高官,包括女的,你問問他/她們深圳河以北的一草一木,都會一臉茫然。最出賣她的,是那手中文。風格這碼子事,不是可以刻意經營的,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作者的身份洩露。

婚禮開支

報載新婚港人婚禮開支達二十多萬元。有必要嗎?請二桌至親,吃豪一點,二萬;蜜月旅行,三萬。剩下的十多萬儲起來做買樓的首期,不是更好嗎?

學界請假王

報章有老師年請百多天假。其實,這類人每間學校都有,手法亦一樣。逢星期一請假,自製長假。只要她/他們找到醫生寫請假紙(有錢使得鬼推磨),誰也奈他們不何,除非他們犯了刑事罪。苦了的是學生。

Monday, 14 November 2011

特首戰況-屈穎妍

屈撐振英 :振英配葉劉。理據你我均認同,振英口才好,準備足。

唐唐換公關

唐唐換公關只是給他自己一個下台階而已。當然,那個公關「太雞」是事實。有關自己的東西「出街」,唐唐自己有理由不過目嗎?「英年早逝」那張照片自己看都會感覺不妥罷?到港專,一點點背景資料也要瞭解一下吧?去演講,PowerPoint 是基本道具。這一切一切,公關佔大部份責任,但唐唐白自己是最後決策者

史泰祖

史泰祖的形象從來都是那麽正面:謙謙君子,最深印象的是他如何照顧患蒙古症的女兒。報載他吞霸八千多呎官地,真震憾。記者還加一段:新民黨最擅揭發高官僭建的糗事。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最愛的一段聖經:誰若認為自己沒有罪,就向那女人擲石塊罷!

香港有飯開

香港有飯開快成「香港冇飯開」。可惜,這是近期愛看的節目。猶記得當日監制接受壹仔訪問,大意是:亞視根本沒有廣告,誰也不怕。現實是:霸權無處不在。有香港特色的節目夭折了,傷心。

Sunday, 13 November 2011

特首戰況-丘亦生

傳媒是否轉口風呢?陶傑、李純恩一直買獨贏。連蘋果丘亦生亦開始質疑普羅大眾的感覺。他說紅酒下的唐英年,與鏡頭下的唐英年是不一樣的。

Friday, 11 November 2011

許冠英

有些人生下來就註定是悲劇人物,無論他怎樣努力去對抗命運,也屬枉然;許冠英就是一個好的例子。文武英傑為什麼獨是阿英長
得那麼醜?他不是靚仔小生,為什麽要在水銀燈下討活?壹仔說他人生三大遺嘁憾:無家庭、無子女...其實,他應該沒有遺憾。許冠文開戲,必預他一個角色;許冠傑開演唱會,他也一定是嘉賓。兄友弟恭,何憾之有?

唐唐帶給我們的歡樂

最新的笑料是英年僵直地睡在一張硬板牀上。據說他的公關是關鄭麗敏,這種貨色也可以拿出來,真是丟人現眼!

Wednesday, 9 November 2011


談財經 - 胡孟青
裝備自己勝過花天酒地
(2011
1110)

某日晚上,在中環街頭碰上任職某外國傳媒的朋友。寒暄一番,你好嗎?近況如何?以為就此各走各路。誰不知,朋友意猶未盡兼大吐苦水,大呼如今做香港財經新聞特派員真痛苦。
心想,你的薪酬待遇比本地媒體高出一大截,而且公司有品牌,可以貫通中外,你怎麼還有資格埋怨?出於好奇心,追問之下,最後瞭解到原來國際媒體在香港,為找一個稍具英語水平的本地評論員或股評家,簡直傷盡腦筋。
我信我的傳媒朋友,而且多年收看西方財經媒體,播出有關本港市況的訪問環節時,我亦舉手同意,要搵好幾個莫說英語流利,但求有一兩個對答自如的本地評論員,原來亦相當困難。
不是要取笑他人,但事實是很多行家的英語能力是五音不全,簡單的「I think」,可以發音為「艾丁」。又簡單一個英語文法,亦要偏偏大錯特錯,明明Although後無but,就卻在鏡頭前不斷 Although………but。人人在只識取笑新加坡口音的Singlish之前,其實有無好好檢討香港式英語的Honglish更加令人笑爆!!
外界將股評人貶為「財經演員」,行業良莠不齊,管不到。但就算演員亦要為演好劇本而努力。做好演員職責,演活中外電影,影圈中的發哥、曼玉、甄子丹、梁朝偉和葉德嫻等等,他們的基本英語劇本對話都應付得綽綽有餘,何解財經演員們大多數未能用英語完成你們自我編寫的好劇本?
部分本地傳媒通常是「一雞兩味」。問完廣東話問題之後,就要求被訪者說一、兩句英語,以滿足英文台的需要。
一段真人真事,很多年前,某記者因為要求受訪者用英語簡單概括重複評論市況走勢,卻令受訪者無言以對,束手無策之下,最後要勞煩英語水平較高的上司解圍。至於目前,該位受訪者有否覺悟多加磨練,提升其英語水平,就不得而知了。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所以金融從業員及股市評論員,亦都應該國際化,擁有兩文三語的能力。廣東話評論只可以滿足七百多萬人的需求,內地市場及國際市場同樣不能忽視,亦絕不能因甘於滿足現狀而短視,把普通話「經濟」說成「精子」、「收息」說成「收屍」,其實不應該是笑話。
偉大的祖國亦明白,輸出中國價值觀的重要性,中央台、新華社旗下的電視頻道亦不斷前往海外招兵買馬,在海外用英語輸出中國的價值觀。撇開利益關係,其實本 港股市從業員最熟悉本地市場,你願意任國際媒體繼續由大行洋人充斥西方觀點嗎?推動本港證券市場發展,一個李小加中英文流利還是不夠。香港具備語文能力、 而又願意出鏡的評論員屈指可數。
裝備好自己,勝過花天酒地。齊齊跟楊鐵樑學好英語吧!